分享到:

吉安市星火旅行社有限公司井冈山研学旅行,井冈山夏令营,井冈山小学研学旅行,井冈山中学研学旅行,井冈山夏令营活动,井冈山小学夏

联系资料

吉安市星火旅行社有限公司
所在地区:
江西省 吉安市
公司主页:
暂无
电话号码:
0796*******
传真号码:
暂无
联 系 人:
刘先生
移动电话:
1375*******
电子邮箱:
暂无

研学旅行中“学”和“游”三个平衡方法

发布于 2019年04月10日

[摘要]研学旅行中“学”和“游”三个平衡方法,现在的研学旅行正在火热的开展中,但是要怎么去平衡研学旅行中出现的“游”“学”不平衡呢?关于这点井冈山中小学研学旅行就有话说了。

研学旅行中“学”和“游”三个平衡方法,现在的研学旅行正在火热的开展中,但是要怎么去平衡研学旅行中出现的“游”“学”不平衡呢?关于这点就有话说了。

研学旅行

1.走出“学”与“游”难以兼容的认识误区
平衡好研学旅行的“学”与“游”首先要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学”与“游”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可以达到相伴相生的和谐关系。
在当下的应试教育环境下,社会对于教育往往偏向于理论的教学,认为“游”会使学生分心,不仅浪费没有实际意义还浪费学生学习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出来的学生能考高分但是却缺乏化理论为实践的能力。事实上,游与学一直紧密结合在一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其经典写照,中国的游学鼻祖孔子以周游列国著称,在艰难困苦中与其众弟子踏遍千山万水,广求知识,宣传礼乐教化。此外,汉代司马迁、唐代的杜甫和陶行知等人都是游学的典范。
的开展以预防为重、确保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为着力点,以统筹协调、整合资源为突破口,要求因地制宜地开展研学旅行。
2.在活动策划中做到“学”与“游”并重
研学旅行必须是研学与旅行并重。要清楚研学旅行与普通的旅游、冬夏令营等的区别。研学旅行属于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是德育中校外教育的一种创新形式,有着校外开展、有意组织、集体活动、亲身体验等特点。总而言之,就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因此,研学旅行既不可重学轻行,使学生背负沉重学习负担,也不能轻学重行,将研学旅行变成一般性的观光游览,缺乏收获,要平衡好两者的关系。
研学旅行活动是通过旅行搭建平台,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举措。旅行是手段、是途径,研学是根本、是目的。这是把休闲娱乐与研学有机结合,把抽象的一般性理论知识与具体的现实问题相统一的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特点在于开放性、研究性、实践性、合作性、应用性、教育性等,具有课堂学习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如果把旅行作为中心,把学习当成副产品或旅行活动中的自然生成,则是本末倒置或重心偏移,如此,研学旅行和一般的休闲旅游便无区别。要寻找学与行的最佳契合点,让学生在身心轻松、愉悦中学习、体会,在学习、参观中加深对旅行地的认识,发现、探索行程中的人文、自然资源,培养、提升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综合素养。
此外,平衡好研学旅行的“学”与“游”还要正确认识研学与旅行的关系,理清“三不同”。
3.研学旅行导师要扮演好自身的角色
研学旅行活动中导师作为研学旅行活动中的核心人物,要扮演好自身的角色,主动平衡好“学”与“游”的关系。
首先,要解决好课程问题,变活动性为课程性。《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指出,研学旅行要避免出现“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的现象,避免出现此现象的最好办法就是使课程活动化。
一方面应按照该意见要求把研学旅行纳人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有机融合;
另一方面应按照课程要素进行设计,要有目标、有内容、有实施办法、有评价。
而要做到这些最重要的是老师先行先试,学校组织老师成立研学旅行教研组,与基地及旅行社(文化公司)联合起来,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钢要》为方向,开发设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实现素质教育。
其次,研学旅行导师既要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知识,又要具备广阔的视野、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和户外技能储备。能较好地胜任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组织、主题活动讲解、学生安全管理、学生团队接待服务等工作。在工作中将游学并重的理念落到实处,让研学旅行活动体现出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研究性学习”、“旅行体验”、“ 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等研学旅行的标志性特点。
最后,研学旅行导师要在与社会各界各部门的沟通协调中搜集信息,明确方向,确定研学旅行的主题及目标。教师要结合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整体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按照出台的相关文件精神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为此,研学旅行导师不能拘泥于学校科目教学的课程,而是要根据各自学校所在地区的区域发展情况、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积极沟通调研,了解社会大环境,尤其是要结合本地文化教育发展方向和的实际情况,确定有益、有趣的研学内容。如此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够更好的实现“学”与“游”的平衡,不断完善“在游中学,在学中游”的有益于推进素质教育的研学旅行。研学旅行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成为中国教育典范,开创了中国研学旅行的先河。研学旅行的“学”与“游”要想实现平衡,可以从思想意识解放、活动策划、研学导师素质培养几个方面着手。从意识到行动,着力解决“学”“游”平衡的问题,让研学旅行更好的为社会培育出各种优秀人才。
未来,研学旅行应继续坚持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不拘泥于书本,到实践中去,学游并重才是研学旅行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