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沈阳中盛塑料包装有限公司沈阳中盛塑料包装公司主营业务是:沈阳包装袋,沈阳包装袋定制,沈阳食品包装袋

联系资料

沈阳中盛塑料包装有限公司
所在地区:
辽宁省 沈阳市
公司主页:
暂无
电话号码:
1599*******
传真号码:
暂无
联 系 人:
暂无
移动电话:
1599*******
电子邮箱:
暂无

食品包装袋三成不合格 食品包装安全隐患突出

发布于 2019年10月30日

[摘要]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一部分日用产品的抽查质量公报。其中,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的质量堪忧,不合格率达到了30%以上。据沈阳包装袋厂家所知通过对北京、河北、广东等9个省市100家企业生产的100种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产品进行抽查,发现合格率仅为69%。其中小型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较大。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是有部分产品溶剂残留总量和苯系溶剂残留量不合格。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一部分日用产品的抽查质量公报。其中,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的质量堪忧,不合格率达到了30%以上。据厂家所知通过对北京、河北、广东等9个省市100家企业生产的100种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产品进行抽查,发现合格率仅为69%。其中小型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较大。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是有部分产品溶剂残留总量和苯系溶剂残留量不合格。

据悉,塑料复合膜(袋)中的溶剂主要是起增塑、润滑效果的有机溶剂,如苯类化合物和酯类化合物等。这些溶剂最后应挥发,残留量不得超过国家标准的规定。其中,苯具有较强的血液毒性,人摄入过量的苯,可能引起白血病或再生障碍性贫血。针对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国家质检总局已责成各地对抽查中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依法进行处理、限期整改。

一、食品包装袋超标事件回顾
2005年央视报道的兰州“劣质奶粉事件”中,发现有奶粉包装袋苯残留竟超出国家标准10倍多。
2006年1月,甘肃某食品厂的薯片包装袋经检测发现苯系物残留量约是国家允许量的3倍。
2007年5月14日,国家质检总局抽检发现,三成多食品用塑料复合膜(袋)苯系溶剂残留超标。
二、食品包装安全不容乐观
从保鲜膜致癌的争论,从“PVC保鲜膜致癌风波”到“一次性餐具污染事件”,再到雀巢液态婴儿奶被包装印刷油墨污染在欧洲多国被召回……2005年以来,由于食品包装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说明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已经从产品本身发展到食品外包装。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这是食品安全意识的一大进步。同时,食品包装生产采用违规原料,在包装印刷、粘合过程中使用有毒物质或超过限量等现象被媒体相继曝光,使食品包装安全隐患也逐渐浮出水面。

三、食品包装安全隐患突出的主要原因
1、包装印刷过程中使用有毒或限量添加剂直接影响包装食物的安全性
目前,我国的多数生产企业还在使用以苯、正己烷、卤代烃等有害化工材料为主要原料的油墨、溶剂。对这些物质安全性的判定非常复杂,而且没有单独的国家卫生标准,存在极大的安全漏洞。一直以来被公认为是致癌物质的苯类,目前主要用于复合包装材料粘合剂和塑料印刷油墨的溶剂。由于在印刷过程中苯类溶剂挥发不完全,有可能造成苯类物质在包装材料中残留。在食品包装过程中,苯类物质渗透到食品中,从而造成对食品的污染。

2、消费者无法监督存漏洞
现在绝大多数食品企业不允许包装企业在产品上打上自己的标志,这使消费者无法辨识包装的出身。也因为消费者无法监督,食品企业多以成本是否低廉来决定购买某种包装,加上相关的检测费用问题,令不少厂家对原材料、助剂、工艺的安全控制意识较弱。更有甚者,有的企业受利益驱动而明知故犯,造成了无数的食品安全隐患。

3、我国食品安全相关标准滞后
我国食品标准体系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4级构成,标准之间的矛盾问题突出,不健全、水平低、不科学合理的问题仍很严重,与进口国特别发达国家标准存在很大差距。使得通过国内质量检查和安全认证的出口食品常常止步于国外的“绿色壁垒”。

以食品包装为例,中国GB17762-1999《耐热玻璃器具的安全与卫生要求》和GB9685-2003《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使用卫生标准》两个卫生标准规定的项目范围偏窄,欧盟301号通报中所列入的增塑剂、成核剂、银质玻璃在这两个标准中均没有规定,出口与食品接触的玻璃和塑料制品的卫生标准处于空白状态。据国家包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人员介绍,中国涉及食品与药品包装的标准较为落后,80多项标准中只有30多项是2000年以后建立的。可见,食品包装安全标准亟待完善。

四、食品包装安全隐患的负面影响
首先,食品包装、容器、工具等产品对食品安全影响重大。如,聚氯乙烯塑料生产过程中,如果聚合反应不完全,就会造成氯乙烯单体残留;聚碳酸酯塑料生产过程中,如果反应不完全,会产生双酚A;劣质复合膜袋印刷用油墨会造成苯残留,等等,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其次,直接影响我国食品出口。发达国家从保护消费者利益、保护资源和环境出发,都有一整套涉及包装的法规、标准和产品认证制度,并且不断推出新的规定。凡是采用不符合这些规定的包装的商品,都要受到限制甚至处罚。

如2006年底,欧盟出台了“对拟用于接触食品的盖垫中的可塑剂规定过渡限量标准”法规草案(简称301号通报),对与食品接触的材料提出了新的限量规定。此前宁波的部分出口食品被退货,就是因为包装材料没有达到301号通报规定的标准。

想看更多行业资讯请关注沈阳中盛塑料包装有限公司。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