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南阳红博健身器材公司红博让生活更加美好!

联系资料

南阳红博健身器材公司
所在地区:
河南省 南阳市
公司主页:
暂无
电话号码:
157 *******
传真号码:
暂无
联 系 人:
王经理
移动电话:
157 *******
电子邮箱:
***Hcc@163.com***

按摩椅这两年已经逐渐走入我们世界,它身上到底有多少利可图?

发布于 2020年02月07日

[摘要]按摩椅这两年已经逐渐走入我们世界,我们现在去机场高铁、逛购物广场、看场电影,都能看到按摩椅的身影,这固然是共享按摩椅在过去两三年快速发展的功劳。
按摩椅这两年已经逐渐走入我们世界,我们现在去机场高铁、逛购物广场、看场电影,都能看到按摩椅的身影,这固然是共享按摩椅在过去两三年快速发展的功劳。

而多年研究消费行业的经验告诉我:如果某款普及率较低的新兴产品开始铺天盖地的出现在我们视线时,那么请注意,这也许是这个行业开始快速发展的预警。

按摩椅行业发展历史

虽然按摩(经络)这些中医理论文化是从我国发展起来的,但按摩椅这款“新兴产品”其实是日本发明和率先发展普及的,原因很简单:

1.“按摩”属于中医文化的一部分,亚洲地区对此的需求以及认知更加深刻,所以从亚洲率先发展也很正常;

2. 日本作为亚洲发展最快的国家,无论是国民收入水平还是国际科技技术都是全亚洲(甚至全球)领先的。

按摩椅发展进程:

60年代初,日本的按摩椅之父_稻田二千武-Nichimu Inada_创立了FAMILYINADAINC公司,并于同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张机械按摩椅。

80年代,日本生产作为医疗器械生产有滚轮机上下推拿背部的按摩椅,并且开始向香港、台湾、韩国等地扩张。

90年代,日本欧姆龙、富士、松研为代表推出家用豪华按摩椅,并且逐步走向北美欧洲等发达地区。与此同时,中国人才开始参与在活动室和健身房开始尝试按摩椅体验。

2000年以后,产品功能丰富,新兴技术应用,富山、三洋、富士先后推出具有全方位智能按摩椅,并且产业链开始向我国转移,我国也是在这个时期发展起了一些具备竞争力的按摩椅企业(荣泰、奥佳华等)。

经过了近60年的发展后,全球按摩器具市场规模达到了一百多亿美元(按摩椅只是其中一大类),近十年行业的增速大致在10%左右,优于大多数的制造行业。

按摩椅行业的核心需求变量

按摩椅作为消费品,其行业需求函数类似于其他消费家电,经济和消费习惯都是驱动需求释放的主要原因。下面我列出几个影响按摩椅行业的核心变量:

可支配收入(中产阶层数量)
这个变量很容易理解,毕竟按摩椅属于消费品,而且还是可选消费,大多数消费者实际上都是买来享受的,这类消费品都比较受经济水平高低的影响。而按摩椅一般单价都在1万元左右,消费者大多都是中产阶层,因此中产阶层的数量是影响行业需求的重要因素。

老龄化
老龄化能驱动按摩椅的需求,估计很多人第一次听说也会觉得很有道理,主要逻辑就是人老了之后身体更容易出现酸痛或者不舒服,对按摩的需求会更大,况且当初按摩椅发明出来就是定位给中老年人使用的。

亚健康人群(颈椎病等)
这也很好理解,虽然人人都想被按摩,想更舒服,但是有痛点的客户需求明显会更强烈。

颈椎病、腰酸背疼等病症患者就是痛点人群,我自己作为一个90后颈椎病患者,深知这个痛点之痛,所以我也具有强烈购买意愿。

理疗文化(中医、按摩文化习惯)
即使以上这些需求因素都满足了,也未必就是按摩椅的潜在需求者,因为按摩其实也是有文化的。

虽然东西方的运动员疲劳以及部分病人也都会采用按摩的治疗方式,但其实按摩这个习惯在我们亚洲会更强烈一些,这主要是因为中医文化。从古代开始,我国就有用按摩、针灸、推拿等物理方式来治疗病人的习惯,而这些医疗习惯很容易就传播到民间,使得平民百姓都有了这项治疗和养生的习惯。

所以各位只要看看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按摩店数量比就知道,我国是有多热衷按摩了(而且西方很多按摩店还是华人开的)。

按摩椅行业即将爆发的逻辑

很多投资者可能会疑惑,为什么我会认为按摩椅行业需求即将爆发呢?(说明下,这个爆发并不是指短时间内增长几倍,而是更长时间维度视角下的爆发,即行业需求加速释放,行业增速持续提升)

这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下:一是需求临界点,二是消费者教育。

需求临界点已至
上文我们提到了按摩椅行业的几个核心需求因素,这里我们先看看这几个因素未来的变化趋势。

老龄化趋势
老龄化这个就不用多说了,这个已经是确定的了,而且趋势非常迅猛,会在未来大概十年内出现加速。即使后续生育政策有效果,但这大批未来的“老人”也一样会到来,成为潜在消费者。

虽说老龄化其实不利于经济发展,但为了区分研究,这里暂且不讨论老龄化对按摩椅的间接影响。

亚健康人群趋势(颈椎病等)
痛点人群我这里主要分析颈椎病。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我们已经逐渐从体力劳动转变为脑力劳动,从户外工作变成了室内工作,坐成为了人们最习惯的姿态,手机电脑成为人们最重要的工具,因此颈椎病这类疾病开始爆发,患病年纪也在不断提前。

在过去二十年里,我国颈椎病发病率在1~30岁年龄段出现了显著的提高,主要就是因为年轻人玩手机以及办公室工作导致的。
 
而颈椎病的高发年龄也从80年代的55岁、90年代的49岁,降至2010年代的39岁。

年轻一代打破老年人的“垄断格局”,颈椎病也逐渐成为了年轻人的“标配”。

因此,随着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的话,不仅老龄化的到来会驱动按摩椅的消费,亚健康人群年轻化也会让现在的年轻人们提前加入“保健养生大军”,这两波人群集合的力量,想想都可怕。

理疗文化趋势(中医、按摩文化习惯)
这一项属于较难用数据直接验证的因素,这里只谈泛泛地感受。

这几年经常可以看到国外运动员用针灸、拨火罐、中医按摩等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理疗方法,这说明随着中国国力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也会逐渐扩大,这或多或少也会给海外按摩椅需求带来驱动,不过由于较难评估和证伪,所以本文不对该因素展开讨论。

可支配收入(中产阶层数量)
对按摩椅需求影响最大的收入因素,我特意放到最后分析。

从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来看,虽然这几年依旧还有8%左右的增速,但增速已经明显比十年前两位数的增长掉了一个层次了。

并且我们知道,我国经济目前还处于压力期,复苏概率较低,未来可支配收入增速还可能继续下滑。

许多投资者看到这里也许会纳闷,虽然其他几个变量的趋势都还是正向的,且大多都还在边际强化,但是可支配收入作为最主要的驱动因素,却都开始边际走弱,那为什么我还是看好行业未来的发展呢,并且认为有可能还会加速呢。

韩国案例分析
解答这个疑问前,我们先看一个邻国的案例——韩国。

在前文那张可支配收入增速图里,蓝线是中国的,红线是韩国的,可以看到,韩国这十多年来的收入增速都是不如我国的。

不过,根据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韩国自进入2010年后,按摩椅的销售增速呈现加速势态,一度升至50%+的增速。

为什么收入增速更低的韩国市场,按摩椅的增速反而这么高呢?

背后原因肯定是多元的,但是收入水平肯定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之所以韩国在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较低的水平下,还能保持按摩椅高速增长,我个人比较认同一个理论的解释,那就是需求临界点。

我们知道,许多行业需求的发展并不是线性的(y=ax+b是典型的线性函数),不是x变量增加1,y就一直跟着固定增加a。

大多数行业都有属于自身函数的变量临界点,当这些关键因素突破一定的临界点后,就会迎来一段爆发期(典型的就像互联网行业),按摩椅这类可选消费同样拥有这样的临界点。

按摩椅属于可选消费,是人们在满足必需消费以及其他基础生活消费后,再去选择的改善型消费,类似于二三十年前的空调一样。

韩国按摩椅市场之所以在2010年那段时间进入高增长,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其社会购买力(整体收入水平以及中产阶层数量)突破了一个临界值,再配合一定的导火索(宣传、媒体、事件等),引发了行业需求的爆发。
 
从韩国的数据可以看到,2010年,韩国收入水平猛增了一年后,跨入了6.5万元人民币的水平,之后虽然增速又恢复了平稳增长,但按摩椅行业增速依旧持续高增长。
 
而我国目前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还仅不到4万人民币,似乎还没达到韩国按摩椅市场爆发那时候的水平。

但是,我们提到的临界点是基于购买力,购买力不仅包括收入水平,还要考虑产品价格。

2010年那段时期,韩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5万人民币左右,而当时一台按摩椅大致需要2万元,两者比值为3.25;

而201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虽然不足4万元(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仅2.8万),但市场上按摩椅均价也仅不到1万元(不过18年1万的按摩椅性能可比10年2万的按摩椅好得多),两者比值为2.82。

从这个指标来看,我国目前按摩椅购买力水平已经接近韩国2010年的水平了,经济已经不是制约按摩椅发展的阻碍了。相信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以及按摩椅技术的发展(成本下降、性能提升),我国按摩椅行业马上也会迎来类似10年韩国的那种“温室发展环境”。

此外,从中产阶层占比的维度来看,我国目前也接近2010年时的韩国了(不过各国对中产的定义似乎不太一样,所以主要还是参照购买力指数)。

按照经济水平来说,按摩椅的发展目前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且我国目前的老龄化水平也跟当年的韩国比较相似,虽然老龄化因素可能并不存在临界点效应,但至少也可以说明我国目前的老龄化程度已经足以支撑按摩椅行业出现需求爆发。

消费者教育

除了需求因素之外,消费者教育也是驱动需求增长甚至爆发的重要因素。

做过资管行业的同行都知道,这行有个很重要的环节叫做投资者教育,意思就是投资者是不专业的,对于投资存在很多未知和偏见,很多投资者都想着每年翻一倍。如果放由投资者这样任性的需求和无知,资管行业是很难募到资,那么这时候就需要投资者教育了。

我们需要告诉投资者,投资的核心是复利,年化20%就是极其优秀的收益了,要通过耐心的教育后,投资者才会有个正确的认知,才能产生合理明确的投资需求。

同样,按摩椅这类新兴行业也需要消费者教育,目前我国大多数人其实并不了解按摩椅,也没体验过,自然谈不上什么需求。而近几年我国出现的“共享热潮”,催生出了共享按摩椅,这种商业模式完美的解决了消费者教育这个问题。

大多数行业的消费者教育,大多都是通过投放广告、专卖店、KA大卖场等方式进行教育和传播。这类模式虽说效果也很好,但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考虑整体性价比的话,会让很多厂商放弃这种消费者教育和传播的模式。

而共享按摩椅不同点就在于商业模式,其本身的投入就是能够快速回本。

根据调研和行业收集到的数据显示,共享按摩椅的投入回报期在3~5年左右。因此,共享按摩椅首先是个自己能赚钱的项目,其次这种模式还顺带有消费者教育和广告传播的作用。

许多眼光独到的创业者就发现了共享+按摩这种模式的机会,并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大获成功,引来了众多资本的加入,加速了共享按摩椅的发展。

通过国内按摩椅行业两大龙头的销售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这两年行业销售增速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加速,共享按摩椅的消费者教育功不可没。

综上所述,我国按摩椅行业未来大概率随着几大需求因素的驱动继续保持不错的增长,并且由于我国按摩椅购买力已经逼近临界点(2010年韩国的水平),行业是具备加速增长的条件的。

再加上共享按摩椅这根导火索现在已经被成功点上,按摩椅行业这颗蓄满炸药的炸弹未来可能随时爆炸(其实已经开始反应了),我们只需等待导火索继续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