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乌鲁木齐松本艺术专修学校乌鲁木齐松本艺术专修学校为您提供最专业的乌鲁木齐钢琴培训

联系资料

乌鲁木齐松本艺术专修学校
所在地区:
新疆 乌鲁木齐市
公司主页:
暂无
电话号码:
1813*******
传真号码:
暂无
联 系 人:
时老师
移动电话:
1380*******
电子邮箱:
暂无

乌鲁木齐钢琴培训学校说说钢琴弹奏如何听?

发布于 2020年12月28日

[摘要]乌鲁木齐钢琴培训学校说说钢琴弹奏如何听? 每一次听石叔诚的大师班,总会留下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就是他在钢琴演奏教学中,不断强调“听”的对比
    说说钢琴弹奏如何听?
    每一次听石叔诚的大师班,总会留下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就是他在钢琴演奏教学中,不断强调“听”的对比。 早春的3月,我又踏进石叔诚位于和平里的家里。谈论的议题,自然又落在了“听”的环节。如此关注“听”,想必指挥家和钢琴家“双料”出身的大家,必定有一番不同的感受要跟大家分享。
    “听”——是传统,不是技术
    每每跟专家们畅聊钢琴演奏之道,大多会谈到很多技术环节和琴童现状。但是,这一次,石叔诚却开门见山地说到了中西听觉上的文化差异。 一般而言,钢琴大家在教学培训中发现钢琴学生演奏中的问题时,大多会不断强调如何在弹奏中鉴别声音好坏的重要性。但是,石叔诚最终却将这种钢琴弹奏中“出声儿”质量不高的根源,归结到了“文化差异”。
    “中国钢琴界从来就不缺技术好的演奏家。比如,现在在欧美学钢琴的那些孩子,技术都很好。但是,为什么基数如此庞大的的钢琴学子中没有出来几个大师呢?其实,我们根本就不缺乏技术,缺乏的是文化。看一看,欧美国家有多少个广播电台是古典音乐台?有多少电视频道是在播放古典音乐?再回头看看中国,我们有多少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是在播放古典音乐?声音的文化,不是技术,而是传统!”
    “听”——中西文化差异
    石叔诚坦言,他最近一直在写书。“我写书的中心主题,就是‘听’。”
    石叔诚认为,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讲,相对于西方人,中国人对声音的鉴别和要求是很低的。“看一看电视片《舌尖上的中国》,你可以感受到中国在味觉方面的审美要求,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极致。也就是说,中国人对舌头上的感知需求远远超过耳朵。这也就是说,中国的文化,从从根子上讲,是一种实用文化。中国人讲实惠,什么最实惠?当然是吃!”
    但凡有过出国经历的人,都会对欧洲国家安静、和谐、整洁的周边环境,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无论是在酒吧,还是在餐厅,人人都可以在这样的场合中,找到宁静、和谐的休闲之地。然而,对比一下中国的餐厅——喧闹、吵杂、无序,是大多数国人甚至外国人,对中国餐厅最直观的印象。 西方人,特别是有面包、香肠、啤酒就足够德国人,对于‘味觉’的要求甚至可以用‘傻’字来形容。但是,德国人对于听觉的要求却很高。即便不是搞专业音乐的德国人,对声音、对音乐的要求也非常高。中国人的听觉跟德国人的味觉一样“傻”。中国人对好的声音不追求,对坏的声音不排斥。”
    “听”——节奏感上的差异
    难道说,钢琴演奏整体实力的提升,仅仅是“听觉”上的提升? 协和的声音,是美好的音色和有序的节奏。石叔诚认为,钢琴演奏从本质上讲,不仅是对弹奏技术的要求,更是对听赏审美概念的要求。整体而言,中国人对声音好坏的辨别麻木,对节奏的辨别也很滞后。
    “节奏感不好,还体现在体育方面:足球不行、篮球不行。但凡是合作方面的体育项目,一定都是协调感差,一团遭乱。德国人没有很多最棒的球星,可是人家的足球队;德国的独奏家不算是全球最棒的,但是人家的乐队一定都是最一流的。这就是因为他们对于声音和节奏那种近乎苛刻的要求。如果中国人通过音乐的整体培养,对协和性和节奏感的感知提高了,估计我们的交通秩序也会改善,足球队的水准也会提高。如果各行各业都有节奏感,估计我们的生存环境也就和谐了。”
    “弹”——拧巴的概念
    从学琴入门的指导开始,很多教师就没有从正确的“听”和“发声”起步,所以造成了现在整体钢琴教学基础环节薄弱的现状。
    试想一下,每一个生命来到世间,甚至还在娘胎里的时候,我们最早的感知是什么?是‘听’!小孩学钢琴最早对钢琴的兴趣,也是从‘听’到钢琴有趣的声音开始。因为有趣,他们才会爬到钢琴上找钢琴的发声。我们家的孩子,对音乐产生兴趣,都是从‘听’开始。但是,自从这些孩子学了钢琴之后,为什么又不喜欢学了呢?那就是因为老师教的方法,根本就不再注重‘听’了,而是全部教‘听’以外的那些东西。完全把‘听’给抛弃,就走到了音乐的反面。”
    今天的知识就介绍到这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欲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后续将呈现更多精彩内容。